当前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、新蛋白源的开发与利用、营养与免疫、生理代谢等方面,对于投饲策略的研究涉及甚少。投饲策略的研究,一方面可以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实现精细化、标准化和数字化的管理,减少饲料浪费,提高经济效益;另一方面减少了水环境的污染,使得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大提升。因此,在大力支持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,应加强对投喂模式和投喂策略的进一步探寻。
梅雨季节,气候潮湿,又随着气温升高,为饲料霉变创造了条件。饲料霉变轻者造成饲料适口性降低,导致水产动物食欲减退,生长缓慢,重者导致水产动物体内毒物残留,造成中毒死亡。因此,饲料霉变必须加以重视,有效管理好水产饲料至关重要。饲料中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主要表现在,生长迟缓、黄疸、抑郁、厌食、被毛粗乱、肝肾损伤、免疫抑制、受精率低、饲料转化率低等方面。畜禽食用了霉变的饲料,会在肉蛋奶中有残留,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,导致畸形、ai变、免疫抑制等。
饲料发霉实际上是霉菌大量生长和繁殖的结果,而霉菌在饲料中生长和繁殖需要1定的温度和湿度。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有:曲霉菌属、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。其中大部分属于温性型微生物,较适生长温度一般为22-30℃。其中曲霉菌属较适生长温度为30℃左右,青霉菌属为25℃左右,镰刀菌属为22℃左右。上述几种霉菌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,较适的相对湿度在80%以上。因此,霉菌的生长和繁殖与地区气候条件和季节密切相关。从全国范围来说,南方地区和华中地区大大高于北方地区。我国南方地区,5-9月份平均气温均在22℃以上,相对湿度在80%以上,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,特别是梅雨季节,霉菌生长繁殖较为旺盛,饲料霉变大多发生在这个季节。长期的梅雨季节导致空气湿度在85%以上,环境温度在22-30℃,在这种条件下霉菌大量生长繁殖,导致饲料发霉的情况非常普遍,给饲料厂、经销商以及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。